7月24日,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召开全区“五育并举”工作推进会,此次会议,旨在通过对“八大德育行动”的解读与实践指导,深化全区德育工作“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的建设。毛道生校长应邀作了《深耕艺体教育,夯实“五育并举”》的主题发言,就学校创新德育体系的建设与“五育并举”背景下学校大德育的学科实践和参会专家、各学校德育负责人作了深入交流。
一直以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有着深入的的校本探索和实践,在“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培养目标和“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教育追求的文化引领下,学校提出了“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五自立人,茁成栋梁”的自主教育模式,即通过“德育上自治;智育上自学;体育上自强;美育上自乐;劳育上自立”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全新格局,形成了学校德育的特色发展。
在主题发言中,毛校长谈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全人教育”的最具时代性的解读,也是“立德树人”的核心之所在,基于此,学校的德育建设应该体现融合的理念与融创的实践精神。针对艺体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价值认同不足、实践开展不力等问题,毛校长介绍了我校艺体教育在“五育并举”视野下的实践与拓进之路。
根据“生命至上”的价值立场,我校狠抓“每天锻炼一小时”,大力推进游泳课程的实施,人人习得游泳技能,同时大力发展篮球、足球、排球、气排球、高尔夫、武术、健身操、啦啦操等课程和社团,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并以此来开展生命教育和生存教育。即或是高三学生暑假或寒假行课,也要坚持体育锻炼,上午有大课间,下午还有跑操,间或安排家长、老师与学生的“亲情趣味体育活动”。
学校以“孩子的需求就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为价值追求,对孩子的渴求给予充分的尊重。喜欢活动是孩童的天性,然而,囿于安全管理的压力,很多学校对孩子的课间活动给出了苛刻的限制,如何寻求安全管理和满足天性之间的平衡点?小学部将此列为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开发出形式多样的课间文明休息小游戏,还增设壁挂篮球架、桌式足球、方便书写的水写书法台等设备,即或是大课间,内容也不限于整齐划一的课间操,而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开展跳绳、环形跑、跳跳蛙、韵律操、踢毽子、呼啦圈、滚铁环等趣味体育运动,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喜欢活动的天性。
我校开设有“我与冠军面对面”主题活动,两届残奥会10米气步枪冠军董超、2016年轮椅网球世界杯冠军董顺江、2010年花样游泳世界杯冠军蒋文文和蒋婷婷等世界冠军受邀到校,向孩子们分享了他们勇敢迎接挑战的人生经验。这些活动既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又培养学生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线上学习中,美术组老师开发“致敬最美逆行者”、彩笔尖的“美食节”、七彩画笔绘“向往的春天”等系列 “‘宅’家抗疫,以‘艺’铭记”主题活动。音乐组老师则和语文组老师联合起来,原创抗疫歌曲《春暖花香》,作词、作曲、演唱、录制等都“大包干”,深得好评和认可。陶艺老师刘劲松,不但在抗疫期间“以笔为枪”来抗疫,创作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抗疫画作,还烧制为陶艺作品以铭记历史。这样一来,孩子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了责任担当和坚毅顽强。
陶艺组老师特别注重在陶艺课程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创作“重建巴黎圣母院”、“致敬木里火灾的救火英雄”、“我喜欢‘胖五’火箭”等作品,在体验和探究中促进学生形成和强化尊重文化、珍爱生命、认同国家等思想和情怀。他们还注重把地方文化纳入其中,引导学生在热爱家乡、了解家乡、建设家乡过程中升华和涵养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情感。他们开设“走进温江文庙,我塑棂星门”陶艺课,让孩子们从研究和制作温江文庙的棂星门入手,拓宽到全国各地文庙中的各种棂星门,进而研究和了解文庙,去触摸和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我校小学部开发“鱼凫文化”特色课程,不但组织“古蜀鱼凫文化研学旅行”,还开展“鱼凫文化课程展演活动”。四年级利用语文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课堂,排演《寻根鱼凫》,最后给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历时1个半小时的汇报演出。该剧在蚕丛“教民养蚕”、鱼凫“教民捕鱼”、杜宇“教民务农”、开明“领人治水”等古蜀传说中拉开序幕,然后演绎在温江发生的“鱼凫称王”“鱼凫架桥”“封树定界”“花鲢化神”“湔山传位”等鱼凫王朝的故事。从场景构建到舞美编剧,从文字打磨到音乐制作,均为师生原创,并且人人参与其中,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学生在参与中去研究和触摸鱼凫文化,进而内化和重构自己的价值观,去丰盈和充实自己的情绪情感,很好地实现了“五育并举”的课程融合。
我校德育实践的入细入微与特色发展引发了的强烈反响,学校学科建设呈现的德育视野与实践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各学校德育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立于博大,点滴润泽,德育之径,七实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