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持之以恒地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2019年11月7日下午四点,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全体教师齐聚学术厅,开启了一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之旅。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邱华兰主持。
会议首先由程学琴副校长讲话。为推进学校学术及内涵发展,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学校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引领教师开展学术研究,促进学校科研学术发展,从而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程学琴副校长公布了首届学术委员名单,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相关事项。紧接着,程校长介绍了本学年“阅读促成长 书香满校园”为主题的教师读书活动的推进计划,以及本学期外派教师参观学习的情况,讲解了在教师发展方面学校所做的努力。
本学期外派教师参观学习情况(部分)
外出学习心得分享
今年10月,陆勇志老师一行五人前往长春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以“共话教育,致敬祖国”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暨‘教育家成长联盟’”全国五次会议。作为本学期教师外出学习的代表,他从“高屋建瓴、专家指导”“智慧,创新,专业发展”“薪火相传,发扬创新”“实践出真知,教学显力量”“不忘历史,为教育强国贡献一切”五个方面,与全体教师分享了他的所见所思。他表示,此次外出见识了众多教育大咖,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洗礼,拓展了教学的思路,受益匪浅。
阅读交流分享
外出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阅读则是教师提高专业知识能力、丰盈精神世界的必经之路。在本次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学校将精心购买的李政涛的《教育常识》,分发到老师们的手中。并邀请三个学部的三位年轻教师作阅读分享。
小学部刘静老师作了题为《因为〈看见〉,所以看见》的读书分享。刘静老师说:“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这个问题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看不同的书也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吧。我选择柴静的《看见》,希望看见那些以往不曾看见的人和事。如我所愿,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那些在新闻播报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准确的说,是很多面。也就是在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们身边还深藏着那么多的不可告人的事情。书中记录的人和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简单的故事,有着深刻的意义,细细咀嚼、用心思考......我感受到的是温暖、人性和关怀。我们都是故事中的人,只希望有更多人能看懂。那些书都是我们的眼,带我们看见这世界,用眼去看,更用心去看......”
初中部李静书老师作了题为《珍惜阅读时光,不负青春年华》的阅读经历分享。她分享到:“从一个学生到一名老师,从青春的20来岁,到紧抓青年教师年龄上限的资深青年教师,对书籍若即若离多次,但书籍对我始终不离不弃!名师类书籍让新手教师的我获益匪浅,从盲目中速清醒、从迷惘中快抽离,从稚嫩中渐成熟!也让我更清醒的认识到坚持阅读的重要性!名师的课堂设计可以照搬,教学语言也可复制,可是名师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独特的视角偷师无效,须自我锤炼方能得来。看文学类、看专业类、看哲学类......从来功成无捷径!阅读经典书籍,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今日分享读书心得,是我最好的告白书籍的仪式——我一定要做我所希望学生、儿子成为的那样:珍惜阅读!不负青春!愿我们都能在阅读中享受平凡教师人生里脚踏实地的浪漫!在不断的追求中用书籍点亮朴实人生中因有梦可追而保不灭的青春之光!”
高中部杨丽老师带来了《星辉如豆,亦美》的阅读分享,与大家分享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她说:“为什么要推荐《谈美》一书呢?原因无他:想读、必读、享读而已。”“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用简练质朴的语言阐述了美学这一深邃的学问,全书从‘谈美免俗’,‘创造格律’‘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的发源,美的特点及美的境界这一脉络娓娓道来,抒发了他的美学理想,即‘人生的艺术化’。教师的工作存在较多的重复性,倘若没有对事物美的追求之心,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寻找美的感受呢?我认为美的对象是人,是老师和每一个各具特色的个体。教育的美学基础在人,关注人的课堂成长亦是美学的源头活水。唯有人,才有美。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作为老师,我也想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我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行进的道路上不孤单。”
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1.《教育常识》李政涛
2.《美的历程》李泽厚
3.《文明的进程》埃利亚斯
4.《爱弥尔》卢梭
5.《民主与教育》杜威
6.《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7.《教师在阅读中成长》朱永新
8.《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
9.《叶圣陶教育读本》[《教育与人生》] 叶圣陶
10.《陶行知教育读本》金林祥
11.《大教育家孔子》吕涛
12.《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张康桥
13.《大数据时代》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14.《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
15.《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出版社
16.《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徐斌艳
17.《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赵明仁
18.《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
19.《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陈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