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点滴谈

语文组  杨  猛
 
摘  要:语文教学既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又具有感人的艺术性,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原则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促使学生自觉地深入地学习,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灵活多变;诱导点拨;把握关键;推陈出新
 
笔者从教十余年,下面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
一、灵活多变,教无定法
所 谓“教无定法”,“有教无类”,是孔子早在几千年就提出的教育主张。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传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八大步骤:作 者简介、写作背景、范读全文、解释词语、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评讲练习。事实上,课文是生动活泼的范例,有共性也有个性,完全没有必要作“八 股”式的罗列,即或是同一教学步骤,也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或不同的教学要求,作出灵活的处理。以阅读教学为例,目前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学生读不出 文章的语气与感情,因而越俎代庖,在讲解课文之前由教师先范读全文;另一种是认为在课堂上读课文浪费时间,因而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则根本没有阅读 这一环节。前一种倾向抹煞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没有给学生表演提供练习的机会,殊不知学生当众阅读课文也是锻炼胆识,培养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 一种途径;后一种倾向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学生课下多疲于赶做数理化作业,或者忙于背诵政史地和外语单词,因此课前的预习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保证。既 然这样,课堂上的阅读就显得更加必要了。①
有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贯穿阅读教学。遇到短小精悍的文章,由教师范读,如《荷塘月色》《拿来主义》。那些意境优美,而又篇幅较长的文章,由教师范读一个部分讲解一个部分,如《记念刘和珍君》 《内蒙访古》。小说或戏剧中的人物对话,抽学生分角色朗读,如《药》《雷雨》。那些要求背诵的课文或片段,在教师讲解前后或由学生齐读,或由学生分组赛 读,如《过秦论》《沁园春•长沙》。每个单元的自读课文,由学生自读或浏览,个别课文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离开了阅读,学生是 很难体会出深邃的韵味和优美的境界的。
二、诱导点拨,激发兴趣
现 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不是单凭某一感觉器官的孤立作用,而是各种感觉器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的协同效应的结果。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 包含着相互联系的多种不同的成分,例如色彩、音符、场面、事件、人物等,因而被人称为刺激丛。当它作用于大脑时,将会使人在视觉的同时,引起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运动觉等一系列感觉器官的协同效应。如果教学不得法,一开始就把整体分解得支离破碎,使各个知识点孤立起来,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引不起兴趣, 就难以形成这样的协同效应。为了实现这种优化效应,教师应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揣摩课文的文势、文脉、文味、文气,领悟 其字面之意,字底之味,字缝之情,字外之境,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运用了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描写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不仅写出了荷叶、荷花的形态美,而且表现了荷叶、荷花的神态美,真是动静结合,浓淡相宜。教学这样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体味,潜心体验作者创造的意境美。
例 如教学“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这个比喻句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在夏季月光下见到的荷塘,让他们联想电影或电视上舞蹈演员身着舞裙,亭亭玉立,翩然 起舞的情景,特别是舞到高潮,裙子因快速旋转而大幅度展开的优美舞姿。又如作者用渺茫的歌声比喻荷花的清香,可以先调动学生的嗅觉,去品尝荷叶清香的滋 味,再调动学生的听觉,去倾听“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在这个基础上,进而诱使学生用触觉去揣摩叶子与花的闪电般的颤动。这种引导,把学生引进荷塘月色 的特定情景中,从而体味作者寄予的不满黑暗现实的复杂心境。
三、吃透教材,把握关键
一 篇课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布局谋篇,内中都有很多道理或技巧可言,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吃透每句话的意旨。这就要求教师得把握材料的重点和 难点,力争讲深讲透,至于其他的内容则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揣摩。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习惯于教师大容量、高节奏的灌输,教师越是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越是钦佩叹服。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教师的评价停留于感性判断,缺乏理性分析。
在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筛选重要的信息。以词语教学为例,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注重解释生字生词,而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动态分析不够深入。对词语 的动态分析,关键要抓住课文中“看似平凡实奇崛”的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剖析它们的内在意蕴。如鲁迅《药》:“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 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作者为什么要用“馒头”来比喻“坟冢”呢?结合课文,我们至少可以有如下三种理解:第一,旧时坟冢多为圆形,在外观上与馒头相似; 第二,馒头为阔人家祝寿时所吞噬,而坟冢中的穷人却是统治者所“吞噬”,在实质上是一样的;第三,标题是《药》,而“药”在课文中就指的是人血馒头,因而 用“馒头”为喻,有扣题的作用。又如夏衍的《包身工》中有这样两句:“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的儿女饿死的同乡”,“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 的制度”。为什么前一个饲养用了引号,而后一个饲养没有用引号呢?“饲养”本指喂养牲口,前一个用了引号,表明包身工的父母并不是有意将儿女当作牲口喂 养,然而残酷的现实已使他们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对儿女不仅谈不上“抚养”,甚至连“饲养”也无力办到。后一句没用引号,说明资本家根本没把包身工当人看 待,而是像牲口一样喂给她们粗劣的饭菜,使她们超负荷劳作,以牟取巨额利润。通过两词的比较,有力地揭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 忍。
四、推陈出新,大胆探索
语 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思维的积极性,调动思维积极性的方法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力求新颖奇异。新奇感是思 维的动力,不论是复习旧知或进行新课,都应该在“新”字上下功夫。青年教师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缺乏创见,人云亦云,照抄照搬教参上现成的结论,或者 生吞活剥别人设计的教案。我们并不否定现有的成果,事实上谁也否定不了,关键在于推陈出新,力争做到对每篇课文的分析都要渗透自己独立思考的匠心。
例如唐弢的《琐忆》一文中有一句:“我懂得青年人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变猴子”的比喻应该如何理解呢?教参上没有分析。我们认为鲁迅先生的意思是指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是一种进化,言外之意是说青年人堕落变坏了。②又如鲁迅先 生的《祝福》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多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而教参上仅仅提及三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勾画出文中描写祥林嫂眼睛的语句:河边相遇“眼 珠间或一轮”,打听灵魂有无时“眼睛发亮”,初到鲁镇时“顺着眼”,再到鲁镇时“眼角上带着些泪痕”,和大家讲阿毛的故事时“直着眼睛”,与柳妈打趣时 “旋转眼光”,被人嘲笑时“瞪着眼睛”,捐了门槛之后“眼光分外有神”,遭到四婶呵斥的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等等,逐一剖析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 的变化。这样分析,人物形象更加完整逼真。③
【注释】
①参见拙文《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载《南充日报》1991.11.1
②参见拙文《补靴子与进化论》,载浙江《中学语文报》1992.2.29
③参见拙文《补谈祥林嫂的眼睛》,载山西《语文报》1993.11.1
(本文曾发表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5月)
办学目标:建设成为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高品质、示范性民办学校。 价值追求: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 培养目标: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 育人体系:“五自立人”生长教育。 德育模式:“五成”生长德育。 教师发展: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策略。
冠城教育二维码
学校VR全景二维码
学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