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营造和谐生态校园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  余  森 
[摘 要]本文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学校文化特色”、“营造和谐生态校园”三个当代教育命题的深刻内涵。肩 负起国家、民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深化教育改革”准确而简要的回答;“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教书育人的“软实力”,是教育理念、办学思想、育人 目标、学校管理、教育环境、教学过程、学校建筑文化、教学设施、教育成果等通过“人”,即教师、学生共同作用、实践而形成的“积淀”;换句话说,是学校师 生员工共有的一种精神,是学校品位传统活动和成功教育的总和;“营造和谐生态校园” 是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诸多因素及其教育实践、成果而长期积淀形成的纯净的、积极向上的、具有科学发展功能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是一所学校科学发展、长盛不衰、铸造辉煌的生命之源。上述三者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的精气神韵上。
 
[关键词]教育改革   学校文化    和谐生态
 
一、深化教育改革
为什么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与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何重大意义?与我们每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有什么关系?
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教育为全面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综合素质服务,为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教育与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民族兴盛强大紧密相连。
由 于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激烈,所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地位来抓,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均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促进 综合国力、现代化实力、科学技术实力的更大提升,抢占教育的桥头堡,抢占教育的先机。因此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教育也必须不断改革、发展,才能适 应强国富民的需要。
根据这一局面,中国的教育更需要改革,才能肩负起国家、民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内容虽然很多,但我们必须要抓“纲”,然后达到“纲举目张”,具体地说就是要深入贯彻实施中央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因为《纲要》就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借用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著名教育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先生在前不久于我校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校长高级论坛上所作的《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术报告中的话来简要概括贯彻落实《纲要》的重大意义。
王文湛先生说:
《纲要》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今后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的重要工作,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贯彻落实的教育工作,是“纲”,是“领”,是“方向”,是“目标”,是“愿景”,是科教兴国、富民强国的重大举措。
王文湛教授认为,《纲要》的主题是要求教育均衡发展,要让全民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这就要创建“虽有差异,但无差生”的学校,这就要办出差异有别,具有文化特色的学校和学校品牌。
王文湛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给我们厘清了当前教育中面临的困惑,《纲要》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就是深入贯彻《纲要》的重大意义。
作为一个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了解国家从科教兴国战略高度制定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方略,就会增强我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我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中国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但教育改革还有很多问题。
比 如:国家要搞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但是高考的指挥棒仍然困扰着学校的选向。“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似乎在“打架”。这是长期以来,不 争的事实。这是一对矛盾。作为基础教育学校,又很难改变这个事实,我们处于两难之地,尤其是民办学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求生源,求人气,求经济效益, 求社会影响,我们有苦衷,但又必须进取。如此等等。我们怎么办?
我们的回答是:教育改革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
为什么要这么坚决?为什么要这么讲?
因为以教育、人才为强大动力的激烈竞争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改革!必须要重视教育全面提升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
如 果我们不去关注国际教育的现状,我们就没有教育改革的紧迫感。我们只有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我们才会有责任心和紧迫感,不然,中国教育就会落后。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当前的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向,才能帮助我们解决困惑和实际问题,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参照,才能说明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改革 的紧迫性!
以美国基础教育现状为例,让我们共同审视当今教育应有的走向。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对基础科学教育极为重视,形成了国家资助、社会支持、学校重视的有利于基础科学教育发展的局面,使得美国科学教育理念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对国际科学教育的影响也很大。
目前美国各个阶段的科学教育,都在新理念的影响下进行改革。
首先,长期的研究计划和相关文件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宏观指导。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有几个比较长期的基础科学教育的发展计划,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美国科学院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的“2061计划”,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的《范围、顺序和导向》也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一定影响。
美国原来是没有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
1985年, 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启动了一项致力于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2061计划”,编写出版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 科学》一书,对美国社会重视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影响了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政策,使得美国科学研究院继“2061计划”开始之后,进行课程标准的研究 和实验,终于在1995年底完成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有六个主要内容:科学教学标准、科学教师职业发展标准、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内容标准、科学教学程序标准、科学教育系统标准。
《标准》对教师的自身水平、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及组织、教学评价以及管理机构、社会支持系统都提出了要求,体现了对全国科学教育实施与管理的全面指导,因而成为科学教育各界参照的依据。
美国新出版的中小学科学教学理论及教材中都把《标准》作为主要编写依据。一本原名《通过发现法教科学》的科学教学法教材在2000年的第九版更名为《用探究来教科学》,书中专门有一章论述《标准》中提倡的科学探究,体现了《标准》中提倡的科学教学以探究为核心。
通过以上资料,可见美国中小学的教育是以科学精神为指导的素质教育。运用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去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考试评价,对于提升美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的综合素质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我们中国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也在搞校本培训、提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所以,我们也要思考编写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校本教材的问题。
我希望有志于此的老师能肩负起这个意义深刻,作用巨大,影响深远的光荣而艰巨的重任。
最近,中央电视台已经报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已经形成三个联合自主招生的新格局,这些都说明,中国对素质教育,高考改革已经迈出了探索中的艰难的一小步。
如果我们面对如此大的趋势,头脑不清醒,还躺在旧式教育的旧有模式上睡大觉,且自身也得不到成功。
如果我们对此,熟视无睹,不作思考,不做应对,总有一天,就会落后于形势,教育就不能得到科学发展。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改革,必须要我们教师沉下心来,除去浮躁,实实在在践行素质教育,勇于创新,教育才能发展,教师才会成功。
二、构建学校文化特色,营造安全谐生态学校
我校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学校文化特色,营造安全和谐生态学校”,实现“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学校文化”与“安全和谐生态学校”的内涵和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或者叫“目标”的目的和意义。
前 不久,在我校进行的全国第二届中小学校长高级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校长通过亲自参观、考察、观摩、调研,一致认为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学校文化底蕴深 厚,氛围良好,精、气、神、韵特色已见端倪,特别是学校提出让师生追求真、善、美是非常好的,学校需要,社会更需要,大家这两天都有感受,值得学习。中央 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教育专家、学者、德育研究室主任张泽先生,在汶川举行的“论坛”闭幕式上充分肯定了我校这一特点。
张 泽主任认为: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之所以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就把学校构建成具有鲜明学校文化特色、安全和谐生态学校,在质量与规模上都科学有序的发展,得到 了政府、社会的信任和认同,生源源源不断,出现了“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这所学校正在向具有自己 独特的学校文化特色的方向迈进,正致力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形成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专家们看问题,总是能从纷繁复杂的一般表象信息中提取出本质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真理认知观”。
这就是“专家”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
的确,真理,往往隐藏于纷繁复杂的一般表象之中。只有“用心”,和具有高度责任感、事业心和理论水平的人才会去发现真理并运用真理去指导实践。
所以,我讲的第二个问题,不是有的人认为的“务虚”,而是“务实”,同时还是“求真”,”求发展”的大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确实是抓好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下面我首先讲一讲“学校文化”和“安全和谐生态学校”这两个看似很难,但实际很具体,很形象,很管用,我们必须为之而努力。
对 “文化”的理解,政治家和学者们早有不同的界定,时至今日,其观点仍未一致。胡锦涛总书记说“文化是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可见总书记将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高度。“中国2010年评定很有建树”的文化学者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教授、历史学家庞朴先生在他的《文化概念及其它》中说:“文化是人的本 质展现和成因”。以此类推,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教书育人的“软实力”,是教育理念、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学校管理、教育环境、教学过程、学校建 筑文化、教学设施、教育成果等通过“人”,即教师、学生共同作用、实践而形成的“积淀”。换句话说,是学校师生员工共有的一种精神,是学校品位传统活动和 成功教育的总和。
什么是“和谐生态学校”?它与“学校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让我们对“安全”做一个诠释:
我们认为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就是对生命的呵护、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的捍卫。学校是无数生命的集中地,所以学校教育应该把安全教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为,无“安全”,何谈“文化”、“和谐”与“质量”?
我们对“和谐”作如下的感悟理解:
众所周知,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观察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受到启发,通过对和谐自然生态的观察,感悟出了“和谐”形象而深刻的内涵:
在 大千世界中,山河大地的自然生态,呈现给人们的是自然界万物竞长,草木葱茏,百花盛开,一派生机的景象。万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融融的阳光下,在毫无污 染的净土上幸福地生长着,或开花,或结果,这就是自然生态的美丽。然而,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已意识到必须让生态平衡以达到万物之和谐,在此启 示下,于是我们就有了营造“和谐生态学校” 这个富有哲理的形象比喻。
所 谓“和谐生态学校”,它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团队来讲,应该有理想,有抱负,积极向上;应该有包容、谦让、团结、严谨治学、奋力拼搏;应追求 真、善、美,勇于说真话,做真事,做真人;从教育教学来讲,应按学生发展规律,社会需求考虑方式方法去施教;从管理来讲,它是创建学校文化所追求的较高境 界,是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诸多因素及其教育实践、成果而长期积淀形成的纯净的、积极向上的、具有科学发展功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是一所学校科学发展、 长盛不衰、铸造辉煌的生命之源。也就是说管理要科学有效。 
综上所述,一所学校只有按社会需求,时代要求,科学健康发展,形成特色发展,才能称之为和谐生态学校。
简单地说:学校文化是学校育人理念作用于实践后形成的润物细无声的学校精神;“安全和谐生态学校”则是学校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作用于“人”的过程后形成的特色和效果。
由此看来,它是办学者、从教者必须思考与实践的工作,是时代需要的新要求,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课程改革新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学校教育更为恢弘的硕果和对伟大时代新的贡献,更是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办学近八年来,在构建学校文化、营造“安全和谐生态学校”的践行中着力于“精、气、神、韵”四方面去打造学校特色。
对“精、气、神、韵”从理论上,我曾多次讲到,并多次阐述了这四个字的内涵,在这里,我不重复,我只想用具体的、鲜活的例子来证明它的意义和作用:
前不久全国中小学校长高级论坛的与会专家、学者、校长们观摩了我校小学生和初中一年级学生表演的体育艺术团体操,专家们通过他们的的眼光是这么评价的:从表面上看,不过是学校学生集体的一次文化活动,一个表演。但是通过这个团体操的表演,可以悟出如下几点:
其一,团体操参与的学生几乎是全员性的,动作那么整齐划一,从团体操的主题、表演风格、纪律要求、以及效果,看出学校和老师们对育人目标等方面的多元“文化理念”。
其二,通过团体操这个活动,使参与的全体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
其三,使学校良好、和谐、生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起到了春风润物般的作用。
其四,学生的精神面貌、团结协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并极大地鼓舞了师生们的士气与信心。
如此等等,留给大家的是一种文化特色的精、气、神、韵在学校的逐步积淀、形成、乃至于升华,逐步奠定了和谐生态学校的基础。
我不想用过多的时间去举例,因为大家都很熟悉我校开展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经常化的活动,如“中秋节联欢”、“振兴中华,立志成才”,“亲近大师”、“花博会”,军训及军训汇报表演,等等活动。
不知你们细心观察过没有:我校每次举行的大型活动,都有大批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地来我校活动现场观摩,甚至到了活动最精彩的时候还为之呐喊、鼓掌、喝彩!都为之振奋、留恋。
这是什么?
这就是学校文化、和谐生态学校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
下面我讲一下:“德育生态”问题,它是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
孔子曾经讲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的话。
孔子当年办学开了几门课程?
我想大家都知道。孔子开了六门课程,叫作“六艺”,这“六艺”与文学上讲的六种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因为它是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我们从孔子的“六艺”中感悟出了什么呢?
至少,我有如下几种体会:
其 一,“礼”字当先,德育为首。所以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我们学校的小学部将小学生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中学部将“文明 礼仪岗”作为德育重要内容之一来抓,已经受到上次全国中小学校长高级论坛的专家、学者、校长们的好评,我们的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都高度肯定。我们今后还要 继续抓好这一工作,应常抓不懈,应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里。
其二,六门课程,全面发展,看来“孔子意识到施教要进行“素质教育”了,我这样讲,是与孔子开了一个简单的玩笑而已!
由此看来,我们现在有的老师的生命,在时间上虽然超越孔子几千年了,但在教育学生的理念上,与孔子相比也落后了几千年!当然,这也是我在与这些老师开了一个友好的玩笑,但这旨在倡导我们老师要实实在在践行素质教育,精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 此看来,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我们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及我们提倡在上课时的“百花齐放”,课堂教学就不会被陈腐的教育思维定势所束缚了,我们对那些 勇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的老师,应该给予理解和包容,我们不能视“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困惑、麻烦,我们应该勇于去大胆探索。
我们知道:
美国人在素质教育这方面比我们中国聪明,比我们强;我们中国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又比美国人强。我们不能简单的肯定和否定,只有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是比较好的。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我刚才的话题是“德育生态”。
用一句话概括:
所 谓“德育生态”,就是在德育过程中,顺应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老师们用自己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健康的心态,科学的方法,真诚而纯净的心灵,通过言传身 教,耳濡目染,循循善诱;通过学校人文景观散发出的育人气息,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谐一致,犹如春风、春雨一般去“滋润”学生情感的心田,达到育人的的目 的和效果。
构建“德育生态”,并非只要“和风细雨”,那些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科学方法的必要的“挫折教育”、“勇敢教育”等,也是“生态德育”的重要内容。
“生态德育”,并非全是“表扬”,它同样需要“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建立在健康、善意、宽容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匡正”,犹如我们对苗圃进行“修枝”、“施肥”一样,是为了花木草叶更好的成长。
事物的“度”,过一点,适得其反;“度”,欠一点,不达效果。关于德育“度”的把握这学术性很强的课题,我仅点到为止,我在这里建议老师们去读一读中国古代论述教育方法的专论《学记》,就知道了古人在教育学生的方法上,是多么的聪明,也建议大家多读一点近现代教育家如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法论,以指正、创新自己的教育工作。
现在我讲一下构建“教学生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
在教学方面,我们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社会需求去设计其课程、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让学生乐意进教室,领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愉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以求学生身心的“生态和谐”;对小学、中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阶段发展教学要求。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我们要按学生成长规律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老师就须读懂学生,读透学生,运用教材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不是一味去教教材。
我们强调教师常态下的教学,要还课堂给学生,杜绝教师一讲到底,培养学生的“悟”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应成为学生求知、认知、创新活动的场所,成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的阵地。应培养学生会看、会听、会讲、善问的习惯,这些需要教师从第一堂课注意教学的计划内容、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达到其目的。
这就是“生态教学”,这样的与学生身心、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一同发展的教学,才有生命力,才是当今社会的需求。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40分钟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生态教学”的重要要求。
我们认为:
所谓生态教学,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求知、认知心理过程和谐一致,就好比大自然万物生长的和谐一致一样。
所谓生态教学,就是老师艺术地启发学生的求知、认知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知、认知的方法论(而不仅是“方法”),形成学生自己内化的能够经受各种学习困难考验的和谐向上的“生态学习”的能力。
关于营造“教学生态”的话题,其主题之深刻,其内容之丰富,其意义之重大,可以是鸿篇巨制。今天我浅尝则止,仅作抛砖引玉之谈,其美味留给诸位老师,咱们共同研究践行。
三、弘扬主流精神,发展主体教育
我们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主流精神、主体教育是什么?
主流精神: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崇尚科学。
几 十年来,成都七中之所以成为成都乃至于四川的一面旗帜,教育的一张牌,就是因为成都七中人在教育战线上脚踏实地,按照教育规律,坚守教育的真理,忠诚党的 教育事业,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从教材改革、教法改革、课程改革逐步走上了素质教育的道路,并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从各自为阵到集体备课,从关注讲 课到关注育人,从珍惜自己的成绩到爱护学校的荣誉,都非常注意自己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自己形象品格的塑造。成都七中的教师们都以打团体总分为荣,把自己融 入到集体中去,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图个人的舒适,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乐于创新,才铸造了成都七中的辉煌,赢得了世人的赞誉。今天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人也 正朝着这一方向,为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明天奋进着。我们也只有深入学习“主流精神”,学校发展了,才能让自己成功;也只有认真贯彻“主流精神”,才能让我 们的教育腾飞,中华民族才能得以振兴。
大家都知道,因为我校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诞生于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名校成都七中的襁褓之中,传承着成都七中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必须发展,应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我们倡导的主体教育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校、爱学生、爱父母的观念;“主体教育”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比如后来又提出“以人为本”。
发展主体教育,从国家教育的角度讲,就是要执行教育改革的精神;弘扬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严谨治学、科学发展等。
从学校的角度讲,就是要努力去实现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践行“三体”、“三力”、“三气”教育理念,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要贯彻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思想。
我校的全体老师都要去反思、探索、研究、总结弘扬主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发展主体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体,提高其综合素质。我希望老师们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主张多元发展,形成特色。
多元发展在我校来讲主要是:
主 阵地发展:即在科学的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的学校文化特色的构建、和谐生态学校的营造、德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比如,我们要思考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怎样彰显学 生个性,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个性的特点去思考“导师制”、“引导制”,一个老师负责指导几个学生某个学科的学习成长?如此等等。
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视频教育在我校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在起步、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总结,促进网络教育向前健康发展,让现代教育技术得到整合。
我校的网校教育,实际上就是多元教育发展,开放式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有待老师们去开发、践行。
生命,因教学而光彩;生命,因教育而辉煌;生命,因奉献而升华;生命,因创造而永恒。
学校文化特色、安全和谐生态学校是须教师用心血铸造的丰碑!
打造学校文化特色,营造安全和谐生态学校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要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用素质教育的实践,构造学校文化特色,营造安全和谐生态学校,实现我校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办学目标,让我们的生命,因我们终生从事的教育事业而流光溢彩!
办学目标:建设成为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高品质、示范性民办学校。 价值追求: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 培养目标: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 育人体系:“五自立人”生长教育。 德育模式:“五成”生长德育。 教师发展: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策略。
冠城教育二维码
学校VR全景二维码
学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