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文化特色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是时代的新要求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    余森
 
各位同仁、诸位校长、领导:
今天的蓉城,高朋满座,全国各地教育界的专家、同仁喜聚成都,给我们传经送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好机会,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真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今天抛砖引玉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构建校园文化特色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是时代的新要求。
我之所以要谈这个题目,是因为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的需要,还是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推动品牌学校建设新要求的需要。
就此,我谈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学校文化”与“和谐生态学校”深层内涵的思考与简单诠释.
要很好地把握“学校文化”的深层内涵,就必须首先了解“文化”的基本内涵。
对 “文化”的理解,政治家和学者们早有不同的界定,时至今日,其观点仍未一致。胡锦涛总书记说“文化是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可见总书记将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高度。“中国2010年评定很有建树”的文化学者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教授、历史学家庞朴先生在他的《文化概念及其它》中说:“文化是人的本 质展现和成因”。以此类推,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教书育人的“软实力”,是教育理念、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学校管理、教育环境、教学过程、学校建 筑文化、教学设施、教育成果等通过“人”,即教师、学生共同作用、实践而形成的“积淀”。换句话说,是学校师生员工共有的一种精神,是学校品位传统活动和 成功教育的总和。
什么是“和谐生态学校”?它与“学校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众所周知,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观察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受到启发,通过对和谐自然生态的观察,感悟出了“和谐生态学校”形象而深刻的内涵:
在 大千世界中,山河大地的自然生态,呈现给人们的是自然界万物竞长,草木葱茏,百花盛开,一派生机的景象。万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融融的阳光下,在毫无污 染的净土上幸福地生长着,或开花,或结果,这就是自然生态的美丽。然而,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已意识到必须让生态平衡以达到万物之和谐,在此启 示下,于是我们就有了营造“和谐生态学校” 这个富有哲理的形象比喻。
由 此看来,所谓“和谐生态学校”,它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团队来讲,应该有理想,有抱负,积极向上;应该有包容、谦让、严谨治学、奋力拼搏的品 质;应追求真、善、美,勇于说真话,做真事,做真人;从教育教学来讲,应按学生发展规律,社会需求考虑方式方法去施教;从管理来讲,它是创建学校文化所追 求的较高境界,是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诸多因素及其教育实践、成果而长期积淀形成的纯净的、积极向上的、具有科学发展功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是一所学校 科学发展、长盛不衰、铸造辉煌的生命之源。也就是说管理要科学有效,要为学校形成和谐生态去管理。 
简单地说:学校文化是学校育人理念作用于实践后形成的润物细无声的学校精神;“和谐生态学校”则是学校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作用于“人”的过程后形成的特色和效果。
由此看来,它是办学者必须思考与实践的工作,是时代需要的新要求,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课程改革新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学校教育更为恢弘的硕果和对伟大时代新的贡献,更是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二、对构建学校文化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践行与感悟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办学近八年来,在构建学校文化、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践行中着力于“精、气、神、韵”四方面去打造学校特色。
从 层次和结构的观点看,在构建学校文化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践行中,“学校精神文化”居于核心地位和最高层次。对营造“和谐生态学校”具有统帅和导向功 能。“精神文化”、“精神和谐”是“和谐生态学校”的灵魂,是办学目标的高度追求。“和谐生态”是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 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它应突出表现在学校的“精、气、神、韵”上,并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及师德,学德透射出来。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在学校精神文化与和谐生态学校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把探寻的目光投向成都七中百年的文化积淀上。
大 家普遍认为,百年名校成都七中能够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成都七中人身上透射出来的现象——因材施教,治学严谨、爱生育人、团结协作、自强 不息、知恩图报,从而使成都七中团队达到了和谐,以致于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集体。以上六个方面是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构建学校文化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历史 渊源。其次,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经济的信息社会大潮,要构建学校文化与和谐生态学校,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回答 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在价值观念日趋多样的过程中保持中国特色?第二,怎样才能让教育模式多样化的今天的中国学生有实力用国际的眼光审视世界,去参与世界 竞争?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的起点。
基于对成都七中文化的挖掘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把“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确定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为 了支撑这一培养目标,我们把“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把“学习的能力、成功的实力、生命的活力”作为 教育的内涵;把“大气、骨气、争气”作为育人的境界——把“志、勇、严、群”作为学校的校训,把“诚实勤勉、和谐进取”作为校风,把“因材施教,治学严 谨”爱生育人作为教风,把“乐学慎思,砺志笃行”作为学风。为了让上述教育理念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及家长的主导价值观,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和行为导向作用,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又把体现“精、气、神、韵”作为构建学校文化和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宗旨。
精: 可以理解为精髓、精致、精华,是学校文化最珍贵、最重要的东西,属于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构建学校文化的本质要求。它具有很强的贯穿力,既体现了对历史的继 承,又统御对未来的发展,有被驾御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总结百年名校成都七中的辉煌历程,把“志、勇、严、群”(志:立大志,明大理,志 存高远;勇:夯基础,担责任,自强不息;严:求创新,讲效益,严谨治学;群:亲民众,重友谊,知恩图报)等作为构建学校文化的思路。对校园内体现展示教育 内容的人文景观的打造进行周密思考,统一协调,使之有较高较强的教育性、艺术性、实效性,以此为准则,以达到“精”之目标。
气: 可以理解为气势、气度、气魄等,属于感染力、吸引力方面的气质。学校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继承成都七中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气、骨气、争 气”的育人境界。希望“成都七中实验”人在做人和做事上,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在做学问上有傲视群雄的勇气,希望学校的莘莘学子把“大气、骨气、争气”化为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气等。在打造校园文化时,学校非常注重形式与内容结合,环境与实际结合,整体与个体结合,以增强学校打造的文化能 吸引、感染全校师生员工达到一种高品质的气势、气质及气魄。
神: 可以理解为精神与灵魂,表现出学校的层次和境界。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规律,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把“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和“天道酬勤” “因材施教”作为学风和教风的指南,体现出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育人的高境界和高追求以及“不拘一格育人才”的环境。希望能够把学校的办学、培养目标、教风、 校风等能内化到他们的实践中去,使他们成为真正优秀的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因而其内容要做到精心选择,慎密思考,明确、明显地彰显学校文化的精神与灵魂。
韵: 可以理解为韵味、韵律、韵致等,具有审美的意味,美学的追求。它体现在学校文化流畅、爽快、新颖、活泼、优美等方面;让这样的环境使师生员工在生活、学 习、工作上的节奏和层次,以及待人接物方面的分寸和风度上逐渐与环境和谐、相融。我们希望,生活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师生员工,既能享受“淡泊宁静志高 远”的雅境,又能体验“激情活泼劲无限”的动感。因而我们在打造学校文化特色时,从内容到形式,从设制到布局,我们都追求一种新、奇、美、深、活的情景, 从而达到其韵味、韵律、韵致相融一致的要求。
总之,“精、气、神、韵”作为构建学校文化和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宗旨,值得学校管理者用毕生的精力去实践;值得全校师生用毕生的奋斗去为之追求。
三、践行过程的具体作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主要谈四点。
(一)校园环境文化、学校建筑文化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融合,形成“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校园。
此二者的融合就是要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以求学生立德、求知、成才精神层面的“生态和谐”。
因 此,提高校园环境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且让人文景观为培养目标、教育教学需求服务。在人文景观建设中,要着力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 用什么样的内容培育和谐生态校园的精神内涵?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校园的“精、气、神、韵”?我们的经验是: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思考四个问题:其一是要 确定好环境打造的出发点,既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又要面向世界;其二是哪些名言警句最能体现学校育人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哪些生动故事 最能诠释培养目标?名言警句和故事怎样组合才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情景?其三是学校哪些人物(包括教师、学生和职工)能够成为学校精神的人格化身?彰显哪些人 物和事件最能反映学校的主导价值观?其四是学校现有设施怎样“包装”更能赋予教育的内涵?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基本做法是:根据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这一培养目标,根据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的育人功能,创设育人的氛围。比如,教学区,学校创设的环境文化的主体就是“做人、成才”;运动区是“团结、奋进”;生活区则把“修身、报恩”作为自己的主题。
为 烘托“做人、成才”的主题,学校撰写了墨池赋,精选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 于人”“志当存高远,行必拘小节”等名言警句来告诉学生怎样做人?如何成才?同时,建设了院士路、未名路、80天环路、墨池、濯池、“智慧之门”(根据屈 原《天问》的172问启发创意而设计,以问号形式加孩提五官造型而塑造的艺术具象,意在启发、培养学生会看、会听、会讲、善问的能力)等校园人文“景 点”,来帮助学生感受做人的真谛,领略人生的魅力,树立远大志向,继承民族的优良品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 外,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还赋予校园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以文化的内涵,做到楼有楼名,路有路名,学校景点都命名,就连花草树木都设计了有明 显育德功能的说明。总之,学校力求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融入灵性的墨香,把整个校园描绘成一幅充满“精、气、神、韵”美丽的画卷, 让广大师生员工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形成学校“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校园。
(二)、抓好“学校管理和谐生态”营造的具体工作。
先进的理念必须在实践中彰显其闪光的成果,这是先进理念的价值所在。因此,下面我将向各位同仁汇报、交流我们的具体作法和“收获”:
1、抓好三支队伍“和谐生态”的营造工作。所谓“三支队伍”即干部队伍、教职员工队伍和学生队伍。
“三支队伍”“和谐”了,“和谐生态学校”的效果也就相应体现了。我们要求“三支队伍”要和谐地融合为“一支队伍”,要形成一个和谐而强有力的、高效的、出成果的团队,因此我们要求他们做到:
(1) 团队要有“愿景”,要有理想,要有拼搏精神;(2)团队要团结,要包容,要有谦让的品质;(3)要追求真、善、美,要践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话,做真 事,做真人”的教育思想;(4)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责、权、利三位一体。学校校长抓大事,抓方向,抓策略,抓督察,抓落实,但不能过多地 对分管领导的工作进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求“队伍建设的生态和谐”;(5)抓好干部、教职员工的学习和培训。
当前,我校在以上五个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十分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心灵性格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从而一个较好的师生员工团队已初见端倪。
2、营造“和谐生态学校”要科学有序。
发展,是我们每所学校所共同追求的,尤其是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更多,更大。有一段时期,“南阳教育集团”办得红红火火,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到了其规模与自身能力失去了“和谐”,失去了“生态平衡”时,便出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最终结束了它的生命。
这是为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这是违背了“和谐”的“生态平衡”即“科学有序发展”规律的缘故。
胡 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总结和揭示了“和谐”及“生态平衡”的深刻内涵。其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事物自身的“生态和谐”与“外物”的“生态 和谐”运动,发展规律早就有了朴素而深刻的认识,如《易经》的“阴阳”理论,孔子的“中庸”理论,中医的“阴阳互根”理论,实际上从本质上讲,都是在强调 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和谐”与“科学有序”的重要性。
“南阳教育集团”只按民办学校的市场规律办事,但忽略了“教育规律”,办学不把“根”植深而失去了“生态平衡”,违背了教育规律,所以一旦民办学校的“经济链”断了,自己的“路”,也就断了。
我 们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一切按照“生态和谐”与“科学有序发展”的规律办事,所以我们的发展是“生态和谐”而科学有序的。我们 良好的教育生态基本显露端倪,其成效已经彰显出来。如我们提出办学策略:先稳,后强,再大;我们重人的教育,也重全体打造;我们重学习教育,也重生活教 育;我们重质量,也重数量等。
3、营造“教育管理生态”。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管理制度是构建学校文化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高度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行为,转变为师生共同行为方式的基础和保障。
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在规范学生的群体行为和引导学生群体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 校的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校文化内涵中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学校的主导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精、气、神、韵”的实施保障。因此,学校在构建各项管理制度的 时候,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思想,同时把“严格管理”“积极引导”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务必使各项制度在内容上与构建学校文化、营造生态学校 配套,在思想上相互协调,在价值观导向上相互一致,所有制度和谐统一,共同服务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发展人的育人目标。对于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来讲, 就是服务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
如: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继承百年名校成都七中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单纯的管理制度汇编成《学生手册》,扩编成包括目标篇、管理篇、服务篇在内的《成都七中实验学 校学生成才指南》。从《学生手册》到《成才指南》的变化,一方面表明学校教育思想的转变,把学生从教育的被动地位变成自觉接受教育的主体;另一方面,说明 学校更加突出、重视制度的目标导向功能。在具体的管理制度中,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制度如“考勤办法”“早操管理办法”“晚自习管理办法”等更精 细,更有利于体现“规范”的作用;对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奖励制度,更注重面的扩大,基本做到了全方位的“赏识”每一个学生,每 一个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晓自己的角色。《走进七中实验》是针对家长了解学校统一教育思想的一本书。我们深知社会、学校、家庭是当今一体化的教 育,缺一不可,学校必须把家长作为教育的同盟军,增强学校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生态”就会发展得更好,当然,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撑,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开 发、挖掘。
在 各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引导先行,让学生充分理解制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遵守各项制度的必要性,在学校内构建起人人遵守制度,个个维护 制度的良好制度环境。这一良好制度环境的形成为学校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学校倡导的主导价值观,在学生身上,慢慢浸润,反复强 化。让每一个学生更加自觉地遵守学校要求,与学校文化浑然一体。
成 都七中实验学校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的同时,还下大力气设计和开展了一些“经典”的品牌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极强的震撼力,能够彰显 学校文化的“精、气、神、韵”。在活动中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比如组织开展的以呼唤浓浓亲情为主题的中秋文艺晚 会,在“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巨幅背景映衬下,整个校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同学们手捧月饼,怀揣喜悦,载歌载舞,挥洒激情┅┅亲情在此时更亲,亲情 从这里升华!再比如,每年一度的体育盛会——学校田径运动会: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师生情绪空前高涨,在这里,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精神 得到了充分展现。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田径运动会,尤其是开幕式,已不仅仅是体育盛会,而是凝聚师生人心、昂扬师生斗志、彰显学校文化精神的盛典!
又 如,学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安排的专题教育活动——立志成才集中教育,学校集中一段时间(一般是停课一周)请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先进人物作报告,给 学生提供一批人才的样本,同时带学生外出参观考察、调查访问,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人才及其作用,以及人才成长的轨迹,帮助学生坚定成才的信念,激发 学生立志成才的动力。另外,学校还长期坚持开展中国武术,太极拳,秧歌,腰鼓,滚铁环,搀牛牛等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特点的活动,并使之形成了特色,产生了良 好的影响,如在我校就读初中、高中后留学美国的马雪洋同学在美国写信对我校的太极拳教学就大加赞扬,并声称他在美国某大学读书课余时打太极拳,受到了美国 同学的青睐,他的民族自豪感也因此而顿时洋溢全身。
我们精心设计学校经典的文化活动,大力彰显鲜明的学校精神,集中营造浓烈的教育氛围,充分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的认同心理,激发学生的模仿心理,帮助学生内化“学校文化”精神。
此 外,学校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要求,还开展了集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突出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社团活动。目前,学校组建了学生合唱 团、器乐队、舞蹈队、运动队,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文学社团等17个社团。这些社团,每周二定期举行活动,每年学校还举办全校性的艺术活动月、科技活 动月和各类体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性情,增强了能力,提高了素质,从而达到提升学校文化水准,再现学校文化精神的 目的。这些活动,极大提高了学校文化的价值,让学校文化有血有肉且使学校文化更具活力,让新来的师生员工很快得到感悟,就范,“和谐生态学校”就在这样一 个“过程中”如春雨润物般悄然形成了。
4、对学生的管理也要“和谐”与“科学有序”。
除了我在上面介绍的对学生的“活动管理”外,简言之,我们还作了以下几点重要工作:
(1) 培养小学生的“灵性”,初中生的“悟性”,高中生的“领导力”。 前两种众所周知,此处弗论,这里仅就培养高中生的“领导力”做一点简单说明:所谓“领导力”即“引领”和“导向”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我们“培养具有中国灵 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是“和谐”一致的。如去年全省德育工作会议的各位领导莅临我校参观、指导工作时,我校的接待、解说工作全都由学生进 行,赢得了与会领导的好评。我们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领导力”也就得到了锻炼,这应当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做法之一;(2)通过校园 网络平台,建立学校、班级、师生、家长博客,及时相互交流、沟通情况,科学有序地形成一种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和谐生态”;(3)通过学校团校、 少先队活动,科学有序地营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和谐心态”,让学生系统、有序地接受熏陶与教育;(4)通过校园媒体即校园有线电视台、校园广播、校园橱 窗、《校报》、《新荷》文学刊物科学有序地对学生进行精神和谐教育,效果很好。
    以上的各种教育活动,都是按德育运转机制而进行的:(1)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思维能力。 (2)要求中学初一学生进“队长学校”,初二学生进“少年军校”,初三学生进“少年团校”;对高一学生进行军训,对高二学生进行振兴中华、立志成才教育, 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对高三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学校非常办好高一至高三业余党校,对学生进行党的理想、情操、知识教育。
上述运转机制如一棵树的干,所有活动在其干生发枝叶,从而形成一棵大树,达到“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
下面两个问题简略谈谈。其一是我校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与践行,其二也希望更多的学校有更好的建设性建议。
(三)抓好“教学生态”的营造工作。
我们的作法是: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社会需求去设计其课程、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让学生想进入教室,领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是一种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以求学生身心的“生态和谐”;对小学、中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阶段发展教学要求。
传 统与现代的结合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我们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设计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要求老师首先要读懂学生,读透学生,运用教材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不是 用教材教教材。我们强调教师常态下的教学,要还课堂给学生,杜绝教师一讲到底,培养学生“悟”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应成为学生求知、认知、创新活 动的场所,成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的阵地。
这就是“生态教学”,这样的与学生身心、知识、技能一同发展的教学,才有生命力,才是当今社会的需求。
关于营造“教学生态”的话题,其主题之深刻,其内容之丰富,其意义之重大,可以是鸿篇巨制。今天我浅尝则止,仅作抛砖引玉之谈,其美味留给诸位同仁,咱们共同研究践行。
(四)抓好“后勤生态服务”保障的营造工作。
我们认为:
营造“和谐生态学校”,后勤生态服务的保障是关键。
古 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后勤”与教育教学是否具有“和谐生态”的效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 的。因此,我们要求后勤职工必须要有强烈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生态”意识,要有为教育教学优质、高效服务的意识;要有为构建“和谐生态学校”服务的意识; 要有为全体师生生活服务的意识;要站在学校长远和谐、持久发展的高度去谋划后勤建设和生态服务保障的工作。
要让后勤部门所管理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其财物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让这些基础设施、设备及其财物在为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壮大的大局服务的过程中“增值”而灵动起来。
不能让基础设施、设备及其财物成为“花瓶”,看上去很美,但“美”而不用,就会浪费资源,成为摆设。
如 我校在现代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运用上,其作用的发挥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我校在基础设施、设备、人文景观上融入了构建学校文化、营造和谐生态学校 的理念,使之成为闪亮的和谐生态学校的文化符号,其效应也发挥到了极致。另外,我校对后勤工作人员教育思想,责任意识都非常重视,让他们也成为教育工作 者,让他们必须在思想、意识、工作几个方面,都应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出现,让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生态学校”。
关于营造“后勤生态服务”保障的话题,同我上面所讲的营造“教学生态”的话题一样,其主题之深刻,其内容之丰富,其意义之重大,同样可以是鸿篇巨制,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暂不作深入探讨,仅点到为止,权当抛砖引玉之谈。
四、结语
      各位同仁,诸位校长、领导:
     我刚才的汇报、交流发言,都是抛砖引玉之谈,各兄弟学校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很好的工作,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今天全国教育界的精英们莅临我校传经送宝,在我的汇报、交流发言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诚的祝福!
  我校今后一定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把构建学校文化与营造“和谐生态学校”的工作做得更好,使其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推动品牌学校建设,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再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本文是余校长在中国陶行之研究会举办的中国陶行之研究会中教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办学目标:建设成为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高品质、示范性民办学校。 价值追求: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 培养目标: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 育人体系:“五自立人”生长教育。 德育模式:“五成”生长德育。 教师发展: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策略。
冠城教育二维码
学校VR全景二维码
学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